
我国是世界上营养不良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农村地区 (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 )的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差距很大 ,食物保障低于正常水平。在这些地区 ,5岁以下的儿童中 ,身高不足者占 20. 3%,体重不足者占 13. 8%,远远高于城市的3 . 0%和 2. 9 %。
一、奶类对健康的益处
蛋白质与健康
研究证明,儿童时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可使智商降低15分,导致成年收入及劳动生产率下降10%。
据Ross与Horten对亚洲几个国家的数据分析发现,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损失,可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3%。
牛奶与健康
每100克牛奶中,含有脂肪3.1克、蛋白质2.9克、乳糖4.5克、矿物质0.7克、生理水88克。
牛奶中脂肪球颗粒很小,易消化。此外,乳脂肪中还含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磷脂。
牛奶含有人体成长发育的一切必需氨基酸。牛奶中蛋白质的消化率可达100%,而豆类所含的蛋白质消化率仅为80%。?牛奶是所谓的全蛋白。
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乳糖,它的营养功能是提供热能和促进金属离子如钙、镁、铁、锌等的吸收,乳糖还能促进人体肠道内乳酸菌的生长,抑制肠内异常发酵造成的中毒,保证肠道健康。
牛奶中的矿物质种类非常丰富,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钙以外,磷、铁、锌、铜、锰、钼的含量都很多。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
牛奶对于补充维生素的作用也很大。其中含所有已知的维生素种类,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B2含量较高,能弥补我们在膳食中的缺乏。
二. 我国居民的奶及制品摄入状况





饮奶习惯(初一到大四)
从初一到大四,从不喝牛奶和很少喝牛奶分别从14.3%上升到24.7%,从20.5%上升到38.3%经常喝牛奶率从45.6%下降为16.9%。

三.世界各国促进国民饮奶行动
30多个国家立法推广牛奶
日本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把学生奶作为一项重要政策来抓,由政府免费向学生提供以牛奶为主的课间营养餐。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人均占有奶量只有22千克,1985年已增至60千克。二战后出生的日本人平均身高增长10cm,有句响彻全日本的口号就是“一杯牛奶拯救一个民族”
泰国
国王、王后及王族其他成员经常出席各种学生奶推广活动。一位身材相当矮小的泰国前总理曾经在电视广告中对学生极其家长观众们说:“ 为了你们的孩子们不至于长得象我一样矮小,请他们喝奶吧!”
从1962年就开展了学生奶计划。参加这一计划的儿童和小学生从1992年20万猛增至上世纪末的580万人,5岁以下儿童和6-12岁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由1990年的19%下降到1996-1997年的10%,同时儿童和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增加,体质明显增强。全国人均牛奶消费量由1985年的2升增加到1997年的18升。
南非
1994年曼德拉总统宣布:“在需要营养餐计划的每一所小学都要加以实施。”将加有牛奶的麦片粥作为课间餐供给黑人小学生,以提高他们的体质。
印度
政府从1987年起,在农村帮助农民大力发展乳业,建立相关机构,称为“白色革命”。
沙特阿拉伯
1995年沙特阿拉伯发布新的学校管理条例,从而使学生奶、奶制品和果汁取代了软饮料。从此“一杯奶”成为学校营养教育的座右铭。
英国, 美国, 芬兰
美国:1943年,美国通过相关法令,拨专款开展学生饮用奶计划;上世纪50年代,他们又提出“三杯奶运动”,鼓励国民每餐一杯奶,解决了当时美国人普遍缺钙的问题
芬兰:在1943年战争结束以后,通过了一条法律,规定免费为7-18岁的学生每天提供200毫升牛奶。并将此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谈到战后重建所需要的各种投资时曾经说过:“没有什么投资比得上向儿童提供牛奶那样重要。”
美国仍推荐饮用牛奶
《2005年美国膳食指南》强调乳制品的重要性: 乳制品的摄入关系到整体的饮食质量, 以及许多营养物质的充分摄入。 成年人和儿童不应该因为顾虑体重增加而回避牛奶和乳制品。
该膳食指南建议9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每天食用700毫升脱脂或低脂牛奶或者乳制品,说明他们国家并不担心这个推荐量对于引起癌症和其他慢性病增加的危险。
我国推荐奶及制品摄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每天奶和奶制品100克,折合鲜奶300克-500克。
四、提高我国居民饮奶量,改善营养状况
宣传教育,转变观念
在全民中普及饮奶益处的宣传教育;
对媒体进行宣传, 给居民传播正确信息;
转变观念,使牛奶成为居民的终生食品。
温总理的梦
温家宝总理在重庆江北区光大奶牛科技园区养殖基地考察时的题词:
“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 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
关注重点人群
农村、西部人群
儿童青少年
育龄妇女
老年人口
政策支持
1、鼓励生产安全可靠、质优、价廉的奶制品的政策。
2、把牛奶推广作为重点人群营养改善的策略。